生物趴辣客2 from cheng.pong on Vimeo.
一群熱血的生物老師,慢慢的形成一股新勢力
隨著數位學習環境及概念的成熟,非同步的學習環境已經普遍由大眾接受,加上非正式學習的成效與速度比正式學習來得務實,許多組織紛紛建立論壇或是運用Web 2.0社群、網誌及微網誌進行知識交流。為了能提供更即時的管道,網路環境上熟知的同步環境也隨時提供「Any time, Any Where」的便利性。一般常見的同步環境,例如:MSN、Skype、Yahoo即時通,功能面上也都能提供文字、語音、即時影像與檔案分享,皆利用了數位與網路的優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即時通訊軟體能作到「不只是聊天,也能聊大事」。
就學習的角度看「同步」,除了需要上述的四項功能,教學者也希望能同步的分享教學用的素材,例如:投影片、影片、網頁,甚至軟體操作,作到教學的同步、畫面的同步、情境的同步,就有如面對面的教學方式。為提供多元同步的特性,線上同步環境也慢慢有了基本的造型,國內外也不乏知名的同步環境,例如:Acculive、Webex、JoinNet,看起來線上同步環境已經不是個新鮮事,不過,我們今天要討論主題不是去比較那一家的同步環境比較好,而是「你會使用線上同步環境嗎?」
現實的討論環境,人與人會處在同一個環境,討論型態若為自由發言,大家就會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著,現場雖然有些吵雜,但在面對面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方預發言時的嘴型,看到這個情況,聽者自然會等待對方的發言;或是現場可以有一個主持人來主導會議。但是,在MSN中,大家一定有過三人以上交談的經驗,由於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互相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加上除了文字,無法用聲音表情與肢體語言輔助,所以需要更大量的文字作描述。在大家都想”講清楚、說明白”的心意下,大家會有志一同的狂打字。在來不及看到一堆文字的情況下,就已經一大排文字往上跑了,這種情況在「聊天」下是沒什麼問題,反而大家哈拉開心就好,但是運用在教學上,就會導致一個無效及無趣的教學。
在整理實體教室教學與線上同步教學的情境下,很明顯的發現在線上的環境我們少了很多其他的語言。
擁有實務上課經驗的老師,在線上教學時,總是有種綁手綁腳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在實體教學時,除了用嘴巴說話所使用的語言之外,還有四種用”看”語言。雖然在線上環境有以上的限制,只要能注意線上同步環境互動的特性及教學方法,我們一樣能享受數位帶來的便利性。
在工作實務上,我曾參與也擔任過線上講師,加上參考 Tony Karrer 的一篇「19 Tips for Effective Online Conferences」結合實務教學的經驗,整理下列線上同步教學及帶領的技巧與大家分享。
1.教學輔導員指派:
在同步學習環境中,語音發聲的部份是由少數人或是由主講者指派的,不過,大部份的參與人員還是可以用文字(類似MSN)的方式公開或指定的交流。但是,如果在上課過程中,有人發問與課程無關,但與線上同步環境有關的問題(例:看不到畫面、無聲音等等),如果,只有一位老師的話,是無法顧到這麼瑣碎的事情,但是不解決,又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所以,在線上的環境中,除了老師之外,是需要有能排除同學(老師)問題的助教。若老師是第一次使用,建議助教就在老師旁邊,順便解決老師的問題。比較成熟或習慣的環境,就可以在不同地方協助。就Tony Karrer 文章中提到有三個角色
順帶一提,之前參與 LearnTrends2009 時,各大師們除了當講師也當線上輔導員,很佩服他們對於數位學習的熱情與執著。
2.準備好相關技術輔助資訊:
線上同步環境中,除了要有新的教學模式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相關的技術支援,因為所有人是互不見面的,所以一份完整的技術相關資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就設備測試最好要提供系統自動偵測的服務,讓使用者自行解決大部份的問題,以減少線上助教的負擔。
3. 線上技術輔助:
在線上同步環境,最好能有一位能提供學習者或老師線上問題的排除,包含遠端桌面支援的方式,或電話及文字的方式。這個選項看起來與第二項類似,但是再次強調的原因,就是實務上常因為學員無法連上或是聲音及畫面的問題而花很多的時間作處理或是無法開課,所以,即上或詳細的線上技術輔助是線上同步環境成功的第一要素。
4. 線上學習資源準備:
在線上同步學習環境中,因無法像實體面對面般的即時互動,事前教學資源的準備工作,就變得很重要。有的
5. 別讓老師的”第一次”變成”體驗”:
線上教學環境與實體教學環境有極大的差異,因為少了眼神與現場的互動,在教學上不能像以往的習慣,甚至連教材都需要重新設計。很多地方在推動線上同步環境時,常常都是講者的”第一次”,在還沒試過線上同步課程時,很多老師會直接的拿著平常上課的資料,這樣的方式常出現
的窘境,主要的原因出在線上上課的環境不比實體方便(例:投影片皆以圖片上傳,故動畫不支援),以及上課帶領的方式需要重新設計,冒然的切換上課情境,會讓老師覺得挫折,學生也會覺得無聊,就第一點提到的線上主持人最好也能協助發表者帶一些互動。建議預使用線上同步環境的老師,要先針對線上環境所提供的功能作教學上的設計。例如:設計一些上課問答,可讓學習者利用”舉手”或”笑臉”與老師作互動。或是上課過程中,可以指定學生發言及運用電子白板。
圖為LearnTrend 2009的線上研討會,主持人在一開始時,就利用全世界地圖,請線上的與會人員標示出自己的所在地,利用這種互動讓與會者熟悉電子白板。那個Taiwan,就是我打的:P,但我一直對外星來的那幾位有興趣XD
6. 注意開放式互動:
在線上同步環境中,參與的人能用三種管道與老師互動,文字訊息、語音、電子白板。
7. 注意時間的掌控:
線上同步會議與實體一樣,都需要設計研討時間與休息時間。線上尤其要注意時間的長短,在大家尚未熟悉線上會議的模式,大部份的分配方式為:一場=40分鐘演說+20分鐘提問互動+10分鐘換場
一個早上至多三場,一天至多五~六場,比較特別的是LearnTrend 2009有設計一個小時的時段為線上互動討論及對於整個會議的總整理。
8. 其他:
線上同步學習環境,看起來限制很多,但是能瞭解其中的特性就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說不定,也能創造出更新的教學方式。
對於線上同步帶領想更進一步討論,歡迎大家留言或是參考以下文章。
1. Online Conferences and In-Person Conferences : eLearning Technology
2. Presentation Backchannel Multitasking : eLearning Technology
當你在 Google 搜尋引擎中,打入「雲端」這個關鍵字,按下搜尋後,您將會得到將近3,000,000筆的資料,此時,你已經漫步在雲端了。
雲端運算 ( Cloud Computing)這句話,就技術領域而言已經行之有年,只是近年來藉由 Web 2.0的發展下,雲端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家朗朗上口,並代表自己有跟上時代的一種代名詞。很多人都在使用雲端服務,也很多人隨時把雲端放在口頭上,只是實際去瞭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得到的結論是「緣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大部份的人對雲端的解釋,通常都是以訛傳訛的說法,說的不是這麼明確,也常常誤導身旁的人。生活中,我們是不必要對技術領域有這麼深入的瞭解,但是,即然潮流帶我們進入了雲端,我們還是要對雲端有基本的認識。
撇開技術性的概念,雲端運算要說明就是「團結力量大」這句話。雲端運算的魅力,就是利用網際網路連結多台電腦,並將運算的工作,分散由不同電腦同時執行,最後再將結果輸出。換言之,要能夠符合雲端運算的服務,有兩大很重要的指標,一是雲端運算的環境,二是能被分散式運算的程式或服務。大部份的誤解都是在第二項,很多人都以為只要連上網際網路(或是不在自己電腦上執行程式)所使用的服務,就是雲端,這種服務充其量只能說是「遠端」服務的應用,並不能算是真正的雲端。以技術的層面來看,是否是雲端運算,對於使用者面是不太能夠感覺得出來,但就架設環境而言,雲端運算會將可以降低運算成本,而提高運算能力與彈性的一種可行的方案。
1999年有個滿有名的案例,SETI@home(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at Home,在家搜尋外星智慧(地外文明)),這項計畫是加州柏克萊分校試著透過電腦的運算來證實外星智慧生物存在的事實。這計畫主要的概念,是希望網路上的使用者,能提供自己電腦空閒的運算能力,來共同執行這項計畫的運行。從電腦運算的角度來看,與其開發更快的超級電腦,不如利用分散式運算的優點加速運算結果, Google 及各大搜尋引擎皆運用此觀念來提供更多使用者更好的服務。
窗台的花,有很多的主題,都是放在窗邊來設計的,窗總是給人一種嚮往自由的感覺
沒想到利用光碟片,可以作出雙心效果,大家試試
數大便是美的應用,中間加個心....嗯不錯
適當的切割,將畫面保留在浪與沙的交界處,將光由水面的反射的一幕,清楚的保留下來
你不曾發現的角度(落),隨時蹲看看,用不同物體的"視線"看這世界
人文及人像的攝影,一直是很好發揮的主題,透過主角的眼神及臉上的紋路,表現出他精彩的人生
長焦段的人像攝影,將背景糢糊(也是淺景深)以強調人物的獨立性,尤其後方長長的路徑,也可將觀者的視覺延伸
食物拍攝小技巧,局部的靠近,讓不同食物的特色充滿整個畫面,另外,多點光源讓食物的原色出來
上與下的呼應,看起來不起眼的野草,在這畫面上是畫龍點睛的效果,一開始會將視線引到下方,最後再把上方山的主題引出
可以用在商品的攝影,顏色配得好,也不用整雙鞋子入鏡
城市的一角,運用"物體看世界"的角度來詮釋城市的感覺,物體看世界就是以身旁周遭的任何物體,模擬用它們的高度,視角來觀察我們的世界
在作長時間曝光時,可以找找彎曲較多的道路,讓拖曳的光線,增加畫面中的曲線美
在單純的背景中,多多尋找自然的造型,樹,電線桿,都是很好的主題
有時候覺得一個攝影師怎麼能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觀察到曝光30分鐘後的景像,這是B快門的魅力
之前有提過,透過相機的拍攝,會有將空間"壓縮"的效果,所以,下次跟朋友,可以一起來玩這個遊戲
色彩的呼應,多彩的屋子,配上七彩的夕陽,有機會看到彩色屋,記得等夕陽哦
已經有人完成 Danbo 365,真有耐心和創意
在馬路的轉彎處,也可以作B快門,也是個光線彎曲的好地方
我喜歡逆光的髮絲,藉著陽光表現主角的臉,也代表女性細膩的思考
彩繪玻璃的梗.....沒看過這麼大一片的...
我喜歡這張照片的幾個元素1.剪影 2.遊玩的呼應(男孩,戲水,遊樂場) 3.構圖(浪花,地平線),可以從這張照片中說出童年無數的回憶
簡單又有感覺的一張設計,主題明確,任何物體都可以拿來當主角,只是後面的背景也要挑一下...不要太花
下次有到球場,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景,不管有沒有人,都是很好的取景地點
舊的燈泡,雖然耗電,但是卻是一個很不錯的攝影主題,許多人童年的回憶,都因這顆燈泡而亮了起來
侯硐的喵
靜物大家都會拍,但是瞬間的美要如何拍呢?....觀察觀察再觀察,有點耐心,看著你的觀景窗,不然,就買個連拍的機器吧
黑白,雪花,小孩......用長焦段(例:100mm)以上,很喜歡這種拍法
初學人像攝影,(如果費用允許)50mm f/1.8 ,人離背景遠點(製造淺景深),一個糢糊但是美的背景,會有一個很成功的結果
利用鏡頭強制壓縮的特性,加剪影,加跳躍,這張有創意的主題就出來了.......對了,還要有兩位跳佷久不會累的人
夕陽與海邊都很美.....如果加上一點巧思,倒影,就會重覆這個美
夕陽餘暉,漁人續歸,是一幅很有意境的景象
剪影,有時太清楚反而少了點趣味,騎車的姿勢大家都知道,但是以剪影表現,會讓努力的感覺強化 一系列超正的剪影
空間壓縮,這張,不是合成,透過相機可將兩個很遠的東西,強制壓縮在同一個畫面中,早期巨人或小人國的特效就是這麼作的
愛嗎?我們來看看有什麼線索1.慢速快門:1~2秒就超正了...2.腳架:要穩...3.小光圈(約8~16):因為後面清楚.....4.ISO:100,也可用來拖慢快門......5.有的DC也可以拍
擺飾,有時,拍到一定的程度後,就要學著自己設計一些場景,這也是一種構圖及配色的美
強烈的顏色對比,表現出生活中的樸實,也呈現出生活中的感動
背側光,以光從被攝主體後45度角來描述主體的外觀,這張為了還要表現髮絲,光圈約4(個人經驗)
這是真的....不是後製.....看了流口水吧....... 快擦擦
以剪影突顯Model的好身材,人的體型是一種美,不管男女,利用剪影的方式,將人的體型秀出來,是一種視覺上的美
微距的迷人,接觸微距的人常常就一頭栽入這迷人的視野,因為我們不常看到這種情景,所以很容易迷上,但是,也要小心....太入迷,反而忘了攝影其他的拍攝方式
美到我不知講什麼了,各位專家發表一下吧
父親的期待,以黑白照片,清楚的表達父親與孩子的臉龐,全完表達一個父親對希望小孩平安長大的一幕
造型,由樓梯往上拍,也是一個很棒的角度
數大便是美的拍法,這個例子看了很多了..但是,百看不厭
廣角加上擴張式的拍法,可以讓主體變得很有趣,有拉長及誇飾的效果
實體與影子,將吉他放在地上,藉由與影子的重疊,讓畫面讓人莞而一笑
仰角拍攝,可以將主體以尊敬,景仰的方式呈現,對於我們不常看到的角度例如小動物,拍起來很很有趣
一般,稱這種光線為神光,耶穌光,拍的方式,可以用角架,曝光值可以降底一點,重要的是這張的構圖,上面的光加下面的煙...很棒
這種在岸邊的構圖方式,真的百看不厭,尤其張的彩虹與岸邊的弧型有互相呼應的效果
美的瞬間~~這個看起來是合成,但是,應該可以找出角度拍出來...是吧?
影子,很好的主題,有時影子表現與剪影一樣,反而更突顯主體的外觀與輪廓
f/4.5, 24mm, 1/8秒, 自然的美,就保存下來了
作者大方的將相片資訊發表 ISO:100 WB:7800, f/22, 24mm, 1/25,22光圈將每個細節都表露無遺,快門不宜太慢,不然細部的地方就會糊掉
我喜歡這張,讓主角站在摩天輪前,利用淺景深,也呼應高興的感覺
保留象鼻,充份的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互動,因為人的眼睛有補償的作用,會將看過的事物整體的表現出來
貓眼看世界,最近很多攝影師利用動物的視角攝影,可以得到很多有趣而且不常見的景像
黑與白,剛好奧瑞歐是黑色,以黑白底片的方式呈現,很喜歡這種質感
手指的溫度,在佈滿水滴,沙子,雪的地方,以簡單易懂的圖型作為攝影的主題.......當然,也可以在很久沒洗的車子上
好棒的一張,建築的線條,主角的視線,利用廣角營造有趣的感覺
腳,很有趣的主題
好有Fu的一張,光灑在主角身上,浪流走她的心傷